愛與藝術之家
:2016/09/28
:尚層裝飾
:752 字號:小中大
極會生活的人,對“家”也有獨到的理解。在這個家中,每一處都猶如藝術之筆繪出繽紛絢爛的色彩,繪出精致優雅的陳設繪出屬于一家人的精彩人生。
本案設計師介紹
張萍
尚層裝飾設計師
設計理念:設計不是簡簡單單的元素堆砌,而是業主生活方式的體現。
極致暖男的家庭夢想
走進這所位于上海東明路的大房子,呈現在你眼前的仿佛是一件精雕細琢的藝術品,它極致、優雅、充滿品味,但這件藝術品也帶著不同尋常——一股滲透在高貴氣質下的尋常親情之味。
尹先生從事著金融投資工作,雖然每天面對的都是冷冰冰不透氣的數字,但他卻是個極致暖男,對家人的關注遠遠超乎我們的想象。在他看來,“家”是每一個成員共同的構建,相比事業的成功,家人才是他最大的財富。
尹先生對室內設計有很大的熱情,常常開玩笑說自己其實最想成為一名設計師,所以為家人構筑一處愛之所也成為他最大的夢想。在與設計師張萍溝通時,尹先生總是很大膽地提出自己對設計的理解,這種思維碰撞在與其他客戶交談過程中是很難遇到的,在最終完成之前,尹先生就已經對這個家的樣子了然于心,這也對設計師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。
“設計不是簡簡單單的元素堆砌,而是業主生活方式的體現。”張老師將自己的設計主張很好地秉行于這所房子之中,從每一個家庭成員出發,從設計本身出發。尹太太善彈古琴,性情溫婉,可愛的女兒喜歡畫畫,活潑開朗……張老師和尹先生一樣,希望這個家是屬于每一個家庭成員的,同時,也是跳脫常規,充滿驚喜的。
于是,這件藝術品之中滲透的親情之味最終呈現出來,它灑落在庭院的一花一草間,它伴隨著廚房飄來的飯菜香,它在小女兒純白的畫布上歡快跳躍,它和太太的琴聲一樣,婉轉悠長。
房子和人一樣,要有適合的關系,舒服的狀態
在尹先生家,你很難找到一個“獨立”的空間,這份“不獨立”源自每一個空間的關聯性。整個房子各個區域有著很強的“牽掛”關系,就像這一家人一樣,個體之外,是整體的共生。這一點在整個地下一層體現得尤為明顯。這里被改造成一個家庭室,整排書架滿足全家人的閱讀需求,大張原木桌子將大家聚集起來,尹先生夫婦和兩個女兒常在這里制做手工、寫寫畫畫。尹先生說:“一所房子里就應該有這么一個空間,讓全家人都能坐在一起,這才是屬于家人的好時光。”
除此之外,各空間元素的相呼應也增加了濃濃的家庭氛圍,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,庭院就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之所,在這里所能看到的木質桌子、藤編休閑椅、布藝靠枕等,當你走進屋中,會發現也有相同元素的運用。尹太太熱愛生活,常常在庭院中打理花草,順手采摘的一束,便會成為室內其他空間的最好點綴。
每一種材質、每一抹顏色都是不能被浪費和忽視的,也許你只看到了造型奇特的吊燈,可當你再看到地毯,就會不禁感嘆,原來這一天一地竟是如此和諧;也許你的目光完全被懸掛在墻面的裝飾畫所吸引,卻不知當你窩坐沙發,順手拽過一只抱枕時,你已將繽紛畫作攬于懷中……
“家”就是最好的相伴,當一個家呈現出最適合的空間關系時,才能營造出最舒服的生活狀態。
精致與樸素對話
整個家在設計中運用了大量設計師品牌產品,如FOLS的燈具、陸軍的原創攝影作品、畢加索基金會紀念版原創靠包等,每一件用品都值得細細品味和把玩。
但除去這些精物良品,空間中還參雜著許多看似簡單的元素。比如大面積使用的原木家具、地下室整面故意不抹平的墻泥、花瓶里隨意擺放的樹枝……這些似乎與之前的“大牌”有些格格不入。但正因如此也讓這個家有了許多人情味兒,皮質搭配木頭、金屬包裹布藝、瓷器伴著枯枝……這些矛盾反而很和諧地共生著,看不出一絲一毫的違和。
這是一個精致的家,也是一個自然、可親近的家。不論是愛設計的暖男爸爸、會彈琴的文藝媽媽,還是小畫家女兒,都讓這里充滿溫情、驚喜與浪漫。
有愛,有生活,家就是如此。
分享 :
x
微信公眾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