張萍:設計,與時空對話
:2016/09/28
:尚層裝飾
:1189 字號:小中大
生活不是樣板間,被規定好一切的房子,往往會讓身處其中的你變得被動不堪,我只想從一個居住者的角度出發,去設計和生活有關的房子,當設計開始圍繞人,而不是圍繞房子,你才能讀懂房子里的自己是誰。
▲尚層設計事務所 張萍工作室總設計師張萍,作品曾多次刊登《時尚家居》《瑞麗》等知名雜志
最早和張萍接觸,是她還在尚層蘇州分公司的時候,因為一套作品,我們有了第一次聯系。讓我記憶最深的,是她告訴我地下室一張大桌子的用途,那里是業主和兩個小女兒一起“創作”的地方,這張似乎有些過于龐大,在大部分人眼里覺著浪費的桌子,成為張萍送給業主一家最好的禮物。短短十幾分鐘的電話,已經讓我開始好奇,究竟是什么樣的設計師,可以如此了解一所房子?
后來張萍回到北京,我們也有了越來越多接觸。當許多設計師在做設計說明時,她做的卻是人與空間的解讀。每次聊天,我們都能聊很久,她給你的感覺絕不僅僅是在講設計,更多時候,是設計之外的延伸,有畫作、有音樂、有咖啡,也有院子里的折枝和孩子丟在墻角的玩具。
從喝水,了解自己和房子喝水
這件生活中最習以為常的事情,卻可以看出許多門道。
一個快節奏的都市人,家里也許會有各式各樣的茶葉包,尤其是早餐區,簡單的沖泡,就可以滿足忙碌中的片刻享受;也許你鐘愛下午茶時光,有時一個人,有時和家人朋友,不同狀態下的下午茶,又會有怎樣的不同?而真正達到收藏級的茶愛好者,一定會在喝茶時選擇一套適合的茶具,配合香道、茶道,在專屬的空間與茶對話。
你了解自己嗎?這是張萍在做設計時問的第一個問題。不亂買東西,則是張萍給大家的第一條居家建議。
衣食住行里,往往能折射出最真實的自己,如果你只是一個快節奏的都市人,又何必花下大價錢去買一套收藏級的茶具?空間設計的道理也是如此,最重要的是考慮居住在這里的人的狀態,他在房間里的活動軌跡、他觸摸物品時的體驗感、他的喜好與習慣、他眼睛所能看到最舒服的角度??這些,都將成為設計的靈感來源。
抓住陽光
張萍在蘇州工作時,臨時居住在50平左右的公寓里,格局簡單,沒有太多改造的空間。張萍卻想,房子是租來的,但生活不是!于是,一場關于出租屋的大改造開始了。這套房子最大的特點就是:落地玻璃窗、充裕的陽光。如果不加以利用,豈不是太浪費了?
“我很享受早餐時光,在陽光中享受食物是我最幸福的事。”就這樣,一張大大的餐桌被順理成章地擺放在窗邊陽光最好的位置,但在此之前,這兒是一張只懂得睡懶覺的床。當餐桌被擺放在陽光里,張萍的許多生活痕跡也印在了這里。她在這喝咖啡、讀書、聽音樂,有時還可以趴在桌子上小憩一會兒,這也成為她在蘇州最美的記憶。
“不要錯失你與房子交流的機會,房子最好的位置,一定是留給最好狀態下的自己,只是簡單地把桌子拖到窗前,就會讓你有更健康的生活習慣。”對于張萍來說,陽光是設計中最重要的東西。懂得運用陽光,你的家也會變得充滿生機。我們常常忽視一件事情,那就是當你置身某一空間之中,就已經與這個空間發生了關系。而陽光,恰恰是那個使你與空間更緊密的元素之一。
拋棄樣板式的生活,生活才真正開始
“我看過很多樣板間,昂貴的家具無休止地堆砌著,但餐具卻草草了事,這種生活只是捏出來的場景,一切設計都是圍繞房子去做的,而不是圍繞人。”真正關心自己的人,是不愿意過樣版式生活的。
▲項目名稱:潤澤墅郡
張萍位于北京宋莊的家,可以說是她生活半徑的最好呈現。這兒有她從非洲一個手作藝人的店里淘回來的皮畫,有她從尼泊爾帶回來的地毯,也有她從798看中的當代畫作,在這個空間里,還有她和老公一起設計制作的家具。這個家裝修了五六年,張萍對它的最終呈現效果還沒有達到100%滿意,至今還有一個未裝飾的茶室,等著張萍去日本帶回一套適合的鐵壺茶具。“去歐洲旅游,當別人都在逛奢侈品店時,我都是在看餐具。”對于張萍來說,把美的東西帶回家,并把它擺放在家里最恰當的位置,是一個設計師該做的事情,也是一個生活家天生的本能。
▲項目名稱:萬科五坊
你賦予空間什么,空間也會同樣回饋給你什么,當你和房子有了血脈,這個家就可以講出來很多獨屬于你的故事。
我們常常能從張萍臉上看到自信滿滿的樣子,身為設計師,張萍很幸福,每天享受工作、享受生活,也因為自己影響了更多人的生活。
從居住者的角度去做設計,這就是張萍的真實。
分享 :
x
微信公眾號